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,表示一定的意义,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。
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。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。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。
很多的成语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,因此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。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,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,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。有些意义可以从字面上理解,而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,特别是典故性的。如“汗牛充栋”、“虎踞龙蟠”及“东山再起”等,总的来说,汉语历史悠久,成语特别地多,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。
一、成语与习用语、谚语的关系
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,跟习用语、谚语相近,但是也略有区别。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,成语大都出自书面,属于文语性质的。其次在语言形式上,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,字面不能随意更换,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,在字的组成上可多可少,不限于四个字。例如“快刀斩乱麻”、“九牛二虎之力”及“前怕狼,后怕虎”等,这是常说的习用语;再如“百闻不如一见”、“真金不怕火炼”及“有志者事竟成”等,这是一些经验之谈,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,属于谚语一类。因此我们可以说,成语跟习用语、谚语都是不一样的。
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,譬如“狐假虎威”,这个成语是出于《战国策.楚策》、“鹬蚌相争”则出于《燕策》等;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不少,譬如“忧心忡忡”出自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,“外强中干”出自《左传》僖公十五年等等。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。如“咬文嚼字”、“拖泥带水”等等。还有一些成语是外来的,譬如““天花乱坠”、“不可思议”等。
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,不是四字的较少,譬如“五十步笑百步”、“ 醉翁之意不在酒”等。之所以成语一般为四个字,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。
二、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
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:
1、主谓式
如名副其实、盛气凌人、杞人忧天、胸有成竹;
2、动宾式
如好为人师、莫名其妙、视为畏途;
3、联合主谓式
如天翻地覆、水落石出、手舞足蹈;
4、联合动宾式
如知己知彼、养精蓄锐、防微杜渐、发号施令;
5、联合名词式
如粗心大意、南辕北辙、镜花水月;
6、联合动词式
如突飞猛进、勇往直前;
7、动补式
如逍遥法外、问道于盲;
8、兼语式
如以邻为壑、令人生畏。
最后,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,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、 形象鲜明的作用。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。
三、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的特点
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是一本普及型的汉语成语词典,其特点有三:
1、从上万条成语中筛选出三千余条,充分注意成语的通俗与雅正,选择都是在日常交际语言中常用,同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。过于直白的与过于艰涩的成语都不收。因此,就语言的交际效果与文化的传承积累而言,这些成语都是一般读者应该了解并掌握的;
2、语言是一个系统,那些看似孤立零散的词语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,共同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。因此成语词典尽可能地体现这种系统性,把词语背后的历史、源流与词语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,给广大读者以举一反三、融会贯通的启示;
3、成语大多产生于古代典籍,经千百年凝聚与流传,不少具有深厚的古雅气息。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,其间自有割不断的血脉相连,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毕竟已是变化很大,甚而至于成为不同的表达形式。但是在释义注解上都尽量通顺上口,合于语言本身的内在节奏;也努力使远古的历史稍稍贴近现代,读者检索、阅读时产生一点现实感,既便于理解,也乐于接受。 |